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产品分类 更多+

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赵玉梅, 徐 红, 徐利文, 王 娟, 陈 俊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武汉 430061)

摘 要: 目的 评价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对防止妇科手术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1月至200612月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炎性粘连、输卵管积水患者100, 随机分成2, 所有

病例术式均采用指定手术方式, 其中试验组病例在术中于需要防止粘连的组织上放置PDLLA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 而对照组病例则不放置该生物膜。对各组病例术后山现腹痛例数、白细胞数、盆腔积液情况和妇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试验组在创面放置防粘连生物膜后, 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的几率明显降低( P < 0105) ; B超显示盆腔结构清晰, 出现盆腔积液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105) , 且妇科检查的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 0105) , 而两组之间术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数量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 < 0105) 。结论 PDLLA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可有效防止盆腔手术术后出现盆腔粘连。

关键词: 防粘连; 生物膜; 盆腔; 粘连

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9534 (2008) 03 - 0089 – 02

 

  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及盆腔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盆腔手术日益增多,但是术后可能出现组织粘连,局部的粘连将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包括肠梗阻、不孕症和慢性盆腔疼痛,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据统计[ 1, 2 ] ,腹腔粘连67% 93%是由外科手术引起,因此,如何防止术后出现腹腔粘连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PDLLA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经华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证实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反应。本文旨在研究PDLLA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对防止妇科盆腔手术后组织粘连的作用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061月至200612月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炎性粘连和输卵管积水患者共100,年龄2454,平均年龄为40. 7岁。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B) ,最终依靠术后病理确诊。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60,对照组为40, 2组之间患者年龄和病种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手术方式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采用卵巢囊肿剥除术,慢性盆腔炎伴盆腔炎性粘连采用粘连分解术,输卵管积水采用输卵管造口术。试验组按PDLLA可吸收防粘连生物膜使用说明的要求,在做完修复以后彻底清创和止血,将可吸收生物膜裁剪为所需要的大小,紧贴于需要防止粘连的组织上(根据病种不同,分别放置于手术分离创面部位、子宫后壁、子宫直肠陷凹、卵巢表面) ,必要时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固定,最后常规缝合手术创口。而对照组则不放置PDLLA生物膜。

3. 观察指标 (1)术后1w内患者腹部疼痫的情况:术后3天出现疼痛且伴有腹部症状的计为出现疼痛组,出现腹痛不伴腹部症状和不出现腹部疼痛的患者计为未出现疼痛组。(2)术后第3d复查血常规,计数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3)术后1m患者行盆腔B超检查:盆腔结构清晰,情况良好,无盆腔积液者计为盆腔无积液组,而盆腔结构欠清晰或粘连严重,有盆腔积液者计为盆腔积液组。(4)术后13月内行妇科双合诊检查有压痛或粘连感觉者为妇检异常组,无明显压痛和粘连感觉者为妇检正常组。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forWindows 11. 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术后出现腹部疼痛患者的例数,试验组中出现腹痛数为1,未出现腹痛数为59;对照组中出现腹痛6,未出现腹痛3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即试验组术后出现腹部疼痛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1 不同组出现腹痛和未出现腹痛例数

组别   例数    出现腹痛    未出现腹痛

试验组  60       1             59

对照组  40       6             34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χ2 = 4. 47, P < 0. 05

 

2.    患者术后第3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的比较 试验组中出现白细胞数大于10. 0 ×109 /L 2,3. 5 ×109 /L.10. 0 ×109 /L之间58,而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3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 < 0. 05) ,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同(见表2)

 

2 不同患者术后第3d白细胞数

组别    例数  白细胞数1010 ×109 /L15 ×109 /L <白细胞数< 1010 ×109 /L

试验组   60        5                             58

对照组   40        2                             35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χ2 = 1. 85, P > 0. 05

 

3. 患者术后1m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盆腔积液,盆腔结构清晰,情况良好,对照组中有5 例出现盆腔积液,盆腔结构欠清晰或粘连严重, 35例未出现盆腔积液。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见表3

 

3 不同组盆腔积液情况

组别    例数    盆腔积液    盆腔无积液

试验组   60        0           60

对照组   40        5           35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χ2 = 5. 48, P < 0. 05__

 

4. 患者术13月行妇科检查结果的比较 妇检中,试验组有2例出现异常,妇检正常者58;对照组7例妇检异常, 33例妇检正常。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 P < 0. 05) , (见表4)

4 不同组妇科检查情况

组别    例数    妇检异常    妇检无异常

试验组    60       2            58

对照组    40       7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χ2 = 4. 28, P < 0. 05

 

讨论

妇女盆腔粘连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妇科手术后的粘连常见于普通的腹腔、盆腔手术之后,通常发生于创伤的组织表面黏附在一起时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妇科手术造成的粘连与外科手术所造成的粘连机制相同[ 3 ] ,可以归纳为: (1)手术创伤, (2)手术造成的局部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粘连, (3)滑石粉、缝合材料引起的炎症或异物反应所造成的粘连, (4)出血或创面暴露, (5)细菌引起的感染。随着对盆腔粘连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提出了许多减少粘连的方法,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各种方法的主要机制包括:防止组织缺血、减少组织损伤、减少组织炎症反应、防止纤维蛋白沉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等[ 3 ]

PDLLA防粘连生物膜是由聚- DL - 乳酸制成,其活性成份可以有效地作用于粘连的易发部位,易于使用而且不会影响正常的伤口愈合机制,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4 ] ,它用于防治粘连的机制可能为: ( 1)物理屏敝作用,它可以将受伤组织与正常的浆膜分离,起到空间的阻隔和润滑作用,减少摩擦引起的粘连[ 5 ] , ( 2)抑制出血和渗出所造成的永久性粘连骨架或血块数量,并抑制血纤维蛋白的沉积,(3)抑制手术造成的炎性细胞的迁移或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促进创面的愈合, (4)刺激浆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使创伤浆膜达到生理性修复的作用。该膜具有透明、柔软性及贴附性好等优点,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 5MPa) ,能在体内维持隔离作用1个月以上,完全降解吸收时间为36个月。PDLLA防粘连生物膜在体内分解为乳酸单体,经三羧酸循环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 ]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汗腺排出体外,无有害物质或降解产物残留。临床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防止术后粘连的有效措施。本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创面放置防粘连生物膜后,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的几率明显降低, B 超显示盆腔结构清晰,无盆腔积液,且妇科检查的异常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说明PDLLA防粘连生物膜对于防止妇科手术术后出现盆腔粘连是非常有效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术后白细胞数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可能是因为我们在盆腔手术中,严格规范操作,且对术后可能出现感染的患者都实行了积极的抗炎治疗。具体原因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Scott - coommberD,Whawell SA. Humanint intraperitioneal fibrinlyt2

ic respond to surgery[ J ]. Br J Surg, 1995, 82 (3) : 414.

[ 2 ] Burns JW, Colt MJ. Preclinical evaluation sep rafilm bioresorbable

membrane[ J ]. Eur J S, 1997, 577: 40 - 48.

[ 3 ]王莉,王国华,穆卫红,. 盆腔粘连的研究进展[M ]. 生殖医学杂

, 2004, 13 (5) : 317 - 320.

[ 4 ]刘立岷,宋跃明,李胜富,. 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凝胶的

生物相容性[ 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2) : 63 - 65.

[ 5 ]Bap tistaML,BonsackME. Abdominal adhesions to p rosthetic mesh e2

valuated by laparoscop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J ]. J Am Coll Surg,

2000, 190: 271.

[ 6 ] Ilipoulos J, Cornwall GB, Evansro, et al. Evaluation of a bioabsorbable

polylactide film in a large animalmodel for the reduction of retroster2

nal adhesions[ J ]. J Surg Res, 2004, 118: 144 - 153.

 

 

©版权所有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粤ICP备1501570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粤)—非经营性—2016—0196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