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交酯膜防治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肘关节粘连
钟泽莅 谭 伦
摘要:
目的:研究在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应用聚丙交酯膜( PLA 膜) 防治肘关节
粘连的效果。
方法: 将48 例肱骨髁上严重移位性骨折患儿分成两组。PLA 膜组: 20 例, 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后, 于骨折部前后各放1 张大小合适的PLA 膜; 对照组: 28 例, 行单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两组术后早期均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将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对比分析。
结果:PLA 膜组随访10~ 16 个月, 平均12 个月; 对照组随访12~ 16 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 PLA 膜组为85%, 对照组为57????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结论???? PLA 膜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能有效防止肘关节术后粘连。
关键词:肱骨骨折; 肘关节; 粘连
中图分类号: R683???? 41; R68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08- 0287( 2003) 01- 0038- 02
Preventation of postoperative elbow adhesion in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wi thPLA membrane Zhong Zeli , T an L un ( Dep t of Or thopaedics , the 4th Hosp ital of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 he application of PLA membrane in operation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humerus in childr en to prevent elbow adhesions.
Methods :48 cases of severely displaced supracondylarfr 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 andomly. 20 cases ( PLA group) w ere placed a piece of suitable PLA
membr ane respectively after cross Kwires fixations. 28 cases (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performed cross Kw ires fixations. Rehabilitat ion ex ercises w ere begun ear ly in all cases. The function r 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 o groups.
Results: The PLA g roup were followed up for 10 to 16 months, and t he control
g roup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16
Key words:humer al fractur es; elbow joint; adhesion
作者单位: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自贡???? 643000
作者简介: 钟泽莅( 1974 ∀ ) , 男, 医师。研究方向: 创伤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骨关节损伤, 而骨折移位致患肘肿胀手法复位困难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常需手术切开复位治疗, 但术后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我们从2001 年3 月起在小儿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术中应用聚丙交酯膜( PLA 膜)作为防粘连材料20 例, 并与28 例单纯切开复位者比较,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PLA 膜由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与华西医科大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生产。该膜的成分聚DL 乳酸已在临床实验中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1∃。PLA 膜被制成多种大小规格供用, 厚约0.05~
烷消毒无菌塑料袋封装备用。动物实验证实PLA膜在体内术后第3 周开始降解, 但未见吸收。术后第12 周时大部分吸收并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2∃。
1. 2 病例资料:PLA 膜组20 例患儿均为肱骨髁上严重移位性骨折, 男18 例, 女2 例, 年龄4~ 12岁。伸直型15 例, 屈曲型5 例。其中3 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同时行探查吻合术。术时均采用全麻, 患肢上1/ 3 缠气压止血带。行肘外侧入路( 血管吻合者行肘前S 形切) , 显露骨折端后复位, 用Ф
1. 3 对比方法:将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对比分析, 结果采用X2检验。
2 结果
PLA 膜组术后体温升高者5例, 且不超过
感染或红肿渗液, 所有患儿术后肝肾功均正常。PLA 组患者随访10~ 16 个月, 平均12 个月; 对照组随访12~ 16 个月。复查X 线片两组术后6~ 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 均未发生肘内翻和外翻。我们根据肘关节活动范围分为4 个等级。优: 肘关节伸屈活动正常。良: 肘关节伸屈受限10%以内。可:肘关节伸屈受限10%~ 20%。差: 肘关节伸屈受限20%以上。PLA 膜组优14 例, 良3 例, 可2 例, 差1 例,优良率85% ; 而对照组优12 例, 良4 例, 可8 例, 差4例, 优良率57????1%。两组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 说明PLA 膜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肘部损伤。其中损伤暴力大者因骨折移位明显, 患肘肿胀重而多次手法复位失败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常需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由于骨折与手术的创伤常导致肘关节周围的肌肉与关节囊炎性渗出明显, 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致早期肉芽产生和晚期瘢痕的形成。同时因破坏了肘后腱下滑囊与脂肪以及骨折端骨质压缩或旋转致对位不佳骨粗糙面暴露, 使临近的肌肉与韧带易与肱骨下端骨粗糙面粘连, 及鹰嘴窝或冠突窝
中瘢痕组织的突入充填, 致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发生率较高。PLA 膜的基本成分为聚乳酸及其共聚物, 而由后者制成的可吸收螺钉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并证实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及对人体无毒副作用#3∃。张仲文等#4∃将聚乳酸膜用于兔肌腱吻合部位, 发现腱外部形成的假鞘样结构其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轻, 胶原纤维排列规则, 表面光滑, 而具有可靠的物理屏障作用与良好的防肌腱粘连效果。PLA膜植入体内早期为轻度无菌性炎症反应, 中期浸润炎细胞数量下降, 纤维包膜形成但较疏松, 晚期炎细胞数量明显下降, 纤维包膜形成完整、致密#5∃。因此PLA 膜在外伤手术创伤后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分泌最旺盛的前3 周内仍完整存在, 使它的这一降解吸收时相能有效防止肘关节前后方肌肉韧带与损伤粗糙的骨面粘连。
我们使用PLA 膜组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 未并发感染或伤口红肿溢液等异物反应, 且术后肝肾功能均正常, 证实了该膜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PLA 膜组术后骨折均在正常时间范围内达临床愈合。该膜还具有价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不需增加另外的创伤等优点。因为PLA 膜可靠的物理屏障作用阻碍了损伤的肌肉和韧带与粗糙的骨面粘连, 防止瘢痕组织突入鹰嘴窝或冠突窝中, 还有其一定程度的抗原性使周围形成的纤维组织光滑平整,所以对术后肘关节粘连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本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除术中正确放置衬垫固定PLA 膜外, 术中彻底仔细止血、轻柔操作, 术后常规创腔置管引流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我们也可将其推广应用于神经肌腱吻合口周及关节部位, 以减少瘢痕粘连的发生,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阮狄克, 泳根标, 邹宏恩等. 可吸收聚乳酸植入材料的实验观察[ 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4; 14( 6) : 370~ 373
2 金大地, 林献章, 王???? 立等. 生物降解聚丙交酯膜对椎管术后瘢痕粘连预防作用的研究[ J ]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7; 7( 4) : 162~ 164
3 谭???? 伦, 罗晓中, 林???? 旭. 聚D????L 乳酸可吸收螺钉治疗松质骨骨折[ J] . 临床骨科杂志, 2000; 3( 3) : 187~ 188
4 张仲文, 徐莘香, 周???? 莉等. 聚己内酯/ 聚乳酸膜防治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J] . 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8( 11) : 692~ 694
5 Bostman OM. Absorbable implant s for the fixation of f ractures[ J ] .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1; 73( 1) : 148~ 150__